柬埔寨05
「拔地揚起,巴揚寺(Bayon) 」
巴揚寺在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手裡得到擴建,它佔據了吳哥通城的中心位置,也成了信仰撫慰的中心。距離通城四方邊牆皆大約是等距的1500公尺,這裡初始只是座供奉民間信仰印度教濕婆神的地方性廟宇,爾後闍耶跋摩七世將大乘佛教的信仰帶進了柬埔寨,巴揚寺被設定的國廟格局,空前絕後。
整座神廟林立著神秘的石雕和塔山,遠眺彷彿一座拔地揚起的巨大聖山,與山併行,很容易就混淆了比例,甚而是吞沒,所有的進入者縮小了自己,崇拜與謙卑變得深遠而偉大。
巴揚被視為是印度教和佛教教義中須彌山意象的重現,是世界的中心,廟裡頭處處可見當時對於兩教兼容並蓄努力過的痕跡。
這裡的浮雕精采度也絲毫不遜於吳哥窟,浮雕依照迴廊內外層區分出不同主題,內層保留了當時擴建前留下關於印度的神話春秋,外層雕刻則以戰爭場景和民生萬象拉出主軸,詳盡交代了當時高棉和占婆間的世紀之戰,也將當時的熱鬧繁華,舉凡漁獵、看戲、做生意、祭神、鬥雞鬥豬、慶典等市景萬象活靈活現的說成一個又一個的故事。